为进一步加强“挂包帮”定点帮扶工作,县人大机关党总支组织开展机关党员挂钩联建和结对脱贫攻坚行动,按照“十到十同”要求,结合实际,以召开一次群众会议、宣讲一次扶贫政策、组织一次环境整治、收拾一次居家环境、动员一次学生入学、开展一次感恩教育、发动一次危房改造、帮教一次农村陋习、分析一次增收路径、预评一次退出识别“十个一”举措推进党员干部住村入户工作,构筑脱贫攻坚共同体,真正把“十到十同”住村入户工作落到实处。
把扶贫政策带到家,提高群众满意度。一是召开群众动员大会,表明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。二是入户开展“一对一”的宣讲,将扶贫政策措施逐一宣传落实到户,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。三是对照“两不愁三保障”脱贫目标和指标任务预评贫困户退出识别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及时进行帮扶,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把扶贫精神带进村,实现整村转变。一是用实际行动贯彻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”的政策,共同开展家庭卫生“大扫除”,做到“全院净、全屋净、全家个人卫生净”,切实改变贫困户家中环境卫生。二是进村带着群众与村干部一道协商,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,改善农村环境问题。尤其是威龙村老寨小组实现了从“牛粪村”到“清洁村”的大转变。三是争取社会扶贫,修建部分进村道路、硬化村内道路以及安装太阳能路灯,切实解决出行难、村内“亮化”等实际困难,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把脱贫观念带入心,实现观念转变。开展“自强、诚信、感恩”主题入户活动,为群众上党课,知党恩、感党恩。教育贫困户送子女上学、赡养老人等积极向上的思想,成功劝返3名辍学儿童入学。引导贫困户参与公益事业、移风易俗、发展生产、外出务工、勤劳致富,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,把“要我脱贫”转变为“我要脱贫”。
把脱贫产业引到户,实现增收目标。因地制宜,认真分析研究贫困户增收路子,采取长中短结合的思路抓产业发展,威龙村10余个村小组的贫困户参与了万亩杉树苗的培育种植和中蜂养殖。杉树产业带动威龙村909户4482人增收,预计2028年实现户均增收3.4万元;养殖中蜂产业带动53户157人,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。
县人大机关干部职工秉承“十到十同”的理念,以“十个一”为依托,开展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发展”住村入户工作。自9月份开展此项工作以来,县人大机关干部共住村48次38人,入户223户940人,为群众解决了12件实际困难,调解群众矛盾纠纷3件。